發生垮塌的露臺雨篷
該安置小區8幢樓頂外墻有許多修補的痕跡。
溫州網訊 今年第8號臺風“瑪莉亞”登陸第二天,洞頭區大門鎮在建的“和欣家園”小區一處長達26米的露臺雨篷突然倒塌,所幸無人員受傷。“和欣家園”是一個移民安置小區,原本打算在月底交付給村民。
房屋還沒入住,就出現了這么嚴重的事故,當地村民對房屋的整體質量安全產生了重重疑慮:露臺雨篷為何倒塌?責任該由誰承擔?小區主體結構是否安全……昨天,記者赴洞頭,就村民反映的問題展開調查。
月底就要交付入住的安置房
大片雨篷在臺風后突然垮塌
事發安置房小區“和欣家園”位于洞頭大門島長沙村,這里將安置240多戶大門鎮東嶼村拆遷村民。2015年,因溫州市綜合材料生態處置中心項目建設需要,大門鎮政府對位于小門島的東嶼村實施了整村搬遷。安置小區“和欣家園”則由國企溫州大小門島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
7月13日中午12時40許,建設已經接近尾聲的“和欣家園”里突然傳出轟隆一陣巨響。東嶼村村民們就暫住在小區附近的周轉房里,一些村民聞訊出門查看,卻發現他們即將入住的小區里,一處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露臺雨篷已經垮塌,混凝土灰塵彌漫成一片。
“周轉房的條件比較差,我們已經在這里度過了三個春節,都期盼著安置房早點蓋好,大家能搬進新房。”東嶼村村委會主任鄭加福告訴記者,他們在東嶼村的老房子早已經被拆除,土地也被征用了,對安置房出現的“嚴重質量問題”,村民們非常擔憂。
還有十幾米雨篷搖搖欲墜
部分墻體現開裂、漏水痕跡
根據設計,“和欣家園”沿街的店面上方均帶有一段寬約1.5米的雨篷,雨篷向外挑出,起到遮陽擋雨的作用。雨篷外延還有一道矮墻,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昨天中午,記者在小區現場看到,發生垮塌的雨篷位于5幢和6幢之間的裙樓二層露臺。露臺邊緣,一段長達26米的雨篷已經沿門面齊齊折斷,其中一段七八米長的混凝土雨篷斷折后掉落在地上,部分地磚及店面的玻璃門被砸碎。部分斷裂裸露的鋼筋上還掛串著大塊大塊的混凝土,掛在露臺下方。剩余的十多米斷裂雨篷仍然懸掛在半空中,混凝土都已經破碎,僅靠部分已經彎曲變形的鋼筋掛在大樓的外墻上,隨時都有墜落的可能。
為了避免發生意外,現場已經用腳手架和網布封鎖隔離,避免人員靠近。記者觀察發現,類似的雨篷構造總長度達數百米,除了坍塌的26米外,其余部分雨篷也局部出現了裂縫、變形情況。
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看到,小區部分室內墻體、樓頂天臺還有裂縫、漏水的痕跡。有些裂縫已被簡單粉刷修補,如8樓樓頂上就出現了數十道修補痕跡。還有村民提供了在臺風后拍攝的室內照片,顯示部分墻體上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水漬。
初步查明鋼筋安裝錯誤系主因
將拆除全部雨篷重新設計建造
事發后,當地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大門鎮黨委書記李毅介紹,當天下午接到業主單位——溫州大小門島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報告,他們立即趕赴現場查看,下午就會同住建部門召集了施工、監理、業主、村民等各方調查解決。
“為了避免雨篷進一步坍塌,引發危險,我們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圍蔽封鎖現場,避免人員進入。”李毅介紹,同時他們也安排封存了施工、監理等單位相關檔案資料,以待相關部門調查取證。
“經過初步調查,確認是施工作業人員錯誤安裝雨篷鋼筋所致,本來應該設在上方受拉區的鋼筋被鋪設在了下方的受彎區,造成對雨篷的牽引力不足。”洞頭區住建局副局長莊瑞興也在事發當天下午同相關專業人員到場調查,據其介紹,包括垮塌雨篷在內,另外數百米雨篷均由同一批施工人員建造,施工工藝一致,均存在類似隱患,下一步需要統一整改,“初步查明鋼筋的粗細規格是達標的,不存在偷工減料的情況。”
項目業主大小門島投資公司總經理蘇友山說,他們將會同設計單位重新設計雨篷,拆除所有隱患雨篷,以確保安全、美觀兩重標準予以新建。
由村民選擇權威機構檢測房屋質量
住建部門將嚴肅處理相關責任單位
鑒于除了雨篷垮塌外,還大量存在裂縫、漏水等情況,整個小區的建筑質量可靠嗎?為了給村民們一個放心的答案,大門鎮政府表示下一步將邀請第三方權威機構對包括雨篷在內的小區整體質量、安全進行檢測,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
“具體邀請哪家來檢測,我們把選擇權交給村民,只要是具備資質的專業機構都可以。”大門鎮村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已經和住建部門一同協助村民聯系邀請鑒定機構,將盡快進場檢測。
受后續檢測、整改等環節影響,原定的7月底交付時間將不可避免地延后。蘇友山表示,他們將配合屬地政府、住建部門盡快推進檢測、維修和驗收,爭取年內交房。
莊瑞興介紹,小區的主體施工已經基本完成,目前還處于驗收前的階段。發生雨篷垮塌事故后,他們將在第三方檢測后監督施工單位完成整改維修,再組織竣工驗收,確保把品質合格的房屋交付給村民。
對于在此事件中負有責任的施工、監理等單位,住建部門將依據調查、檢測的最終結論依法嚴肅處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