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橫一條甲18號院的居民驚喜地發現,小區自行車棚一夜之間變得干凈整潔:原先橫七豎八的車輛現在擺放整齊,占據大量空間的僵尸車和雜物堆消失了,連地面上的灰塵都清掃得干干凈凈。一位正在停放車輛的居民連連稱贊:“前幾天看見咱們成壽寺社區的工作人員在車棚里張貼清理通知,沒想到這么快就收拾好了!”
據了解,橫一條甲18號院有2座高層塔樓,人口密度不小,在附近上班的居民都靠自行車、電動車解決通勤問題。為了給居民們辟出一個規范安全、整潔有序的車輛停放空間,2020年,社區利用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經費,為居民建起了這座長約20米的停車棚,能夠容納約70余輛自行車,還設置了電動車充電區域,大大方便了居民生活。
然而經過一年多的使用,隨著部分居民搬遷、改變交通出行方式,車棚里漸漸積累了大量長期不用、積滿灰塵的廢舊車輛,甚至有部分居民看中車棚的防雨功能,將三輪車長期停在這里堆放閑置物品,把公共空間變成了自家的“雜物間”。久而久之,車棚里空間被割據得七零八落,居民停車只能見縫插針,導致許多自行車占用了充電區域,電動車卻沒地兒停、沒地兒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和安全隱患。
在日常巡查過程中,社區發現這個車棚存在衛生和安全問題,立即制定方案,開展清理整治行動。工作人員在車棚、樓道、電梯間張貼通知,提醒居民規范停車并及時認領自己堆放在車棚內的物品。
行動當天,社區組織工作人員、居民志愿者,集中清運了車棚內的40余輛廢舊自行車、電瓶車,清除了大量無人認領的廢舊物品,重新擺放充電區域亂停亂放的自行車和三輪車,并檢查了充電設備。期間,工作人員還向來取放車輛的居民們宣傳創衛愛衛政策和知識,指導他們規范停車、安全充電。家住4號樓的居民侯師傅和兩位街坊主動加入到清理車棚的行動中來,他們不僅將自家車輛擺放整齊,還和工作人員一起打掃地面灰塵和散落垃圾。侯師傅說:“今天咱們給這車棚清理了衛生,也清理了‘內存’;自行車和電動車有了停放和充電的空間,小區的道路更暢通,環境也更好了。”
成壽寺社區書記劉冰冰介紹,今年開展創衛行動以來,社區不僅關注街面環境,還重點治理小區內部的衛生死角,讓創衛工作真正惠及老百姓的生活。下一步,社區將定人、定崗、定責、定期對責任區域進行巡查,不斷鞏固整治成果,帶領居民共同創造清潔衛生、安全文明的美好家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