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接到家住浦東濰坊新村街道濰坊路168弄竹南小區居民沈先生來電反映,小區內的一條通道上建起一座非機動車停車棚,存在消防安全隱患。請聽本臺記者俞承璋發來的報道。
記者在竹南小區兩幢居民樓之間的通道上看到,一座嶄新的非機動車棚剛建成不久,幾乎占據了整條通道。在車棚的一側還安裝著電動自行車充電樁,車棚里停放著不少自行車和電瓶車。沈先生說,這座車棚嚴重影響附近幾個樓道的居民,萬一發生火災,可能會影響救火和附近居民疏散。
[沒有經過業主討論決定,他們就在這里動手做了,我所有的他們講,你這樣做,一著火的時候,你看怎么辦?這里車子開不進去了。]
見到記者現場采訪,十幾位居民圍過來,紛紛對這座非機動車棚表示不滿。
[通道,你這車子這樣弄了,我們怎么走?走路也不好走,小孩子走了,摔倒了怎么辦?(記者:這原來是沒有的?)沒有的!(記者:這有沒有征求過你們意見呢?)沒有!我們這小區里面做什么都不征求意見的。]
有居民提出,小區有非機動車地下車庫,占用小區通道建車棚不合理。
[車庫沒有用到停車,這是最大的問題。]
在居民嚴女士引導下記者進入小區非機動車地下車庫,發現利用率很低。
[原來的車棚就是這個地下車棚呀!現在里面又沒多少車,你車棚不好好放車子,你怎么行?]
為什么竹南小區一邊非機動車地下停車庫大量停車位空置,另一邊在居民樓之間的通道上建停車棚呢?帶著疑問記者找到竹南小區居委會書記潘鑫燕。潘書記解釋說:
[因為原來我們的自行車車棚都是在地下室的,沒有辦法安裝充電設備,小區飛線充電,在樓道里面充電,這個現象是比較嚴重的。住在5樓6樓拿上拿下的非常不方便。居委跟業委會、物業一起溝通的,看看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竹南小區物業經理葉雯介紹,車棚在選址時主要還是考慮方便居民停放非機動車。
[地下的停自行車的停車場,對于168弄的來說是比較遠的。書記想在我們小區里面規劃一個停車的地方,然后方便大家,因為這里集中在當中的情況下,你周邊的居民都可以停在這里。如果我們選了一個很偏的角落的情況下,他們就是說也不方便去停。]
但問題是新建的車棚方便了停放非機動車的居民,卻給附近樓道居民帶來不便,而且還存在隱患。附近樓道居民反映,建棚之前也沒有充分征求他們意見。居委會書記潘鑫燕回應說:
[街道的實事項目,資金街道全部統籌掉的,沒有涉及到居民的維修資金,而且這個車棚造了是給全體小區居民有充電需求,有停車需求的這樣一些居民用的,那么是不需要經過征詢這個程序的。]
為小區居民建電瓶車充電設施是好事,但是好事也需要做好做實,施工前多聽聽附近居民意見,在非機動車停放管理上也應該引導居民充分利用已有的地下車庫,盡量保持地面通道的通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