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艷陽高照還是傾盆大雨,對于駕駛電動車的市民來說都是一種考驗,但這似乎難不倒安裝了遮陽防雨篷的人。加裝雨篷的電動車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成了馬路上一道“移動風景”,仿佛一架架“陸地滑翔機”在大街小巷穿梭。這些雨篷看似實用,卻存在諸多安全隱患。交警部門指出,擅自給電瓶車加裝雨篷屬于交通違法行為,車主應(yīng)及時拆除。本月開始,交警部門對這一行為加大了整治力度。
加裝雨篷的電動車路上多見
今夏的連續(xù)高溫和時不時出現(xiàn)的雷暴天氣害苦了電動車駕駛?cè)恕:芏囫{駛?cè)讼氤龈鞣N方法進行“武裝”,其中一種常見方式就是在車上安裝遮陽防雨篷。記者留意到,錫城路面上的雨篷有多種款式。有一種像一把變形的大傘,通過一根桿子支撐在電動車頂部;還有一種像個小帳篷,利用前后支架固定在電動車上;最常見的則是一種半包式雨篷,拱形造型能把車頭車尾全罩住。
外出買菜的錢阿姨說,看到別人裝了雨篷,她也去修車店買了一個。前陣子天氣太熱,下午去幼兒園接孫女時,幸好有這個雨篷擋一擋,雖然不能把陽光都擋住,但能擋掉一點也是好的。錢阿姨覺得雨篷挺實用的,價格也不貴,就是裝了雨篷后,感覺車子大了一圈,停車、推車都沒以前方便。
在網(wǎng)上搜索電動車雨篷會跳出很多選項。三四十元就能買到一個半包式雨篷,甚至十幾元就能買一個簡式雨篷。一些網(wǎng)店生意紅火,不少網(wǎng)友留言表示安裝簡單、性價比高,“接孩子不怕被雨淋了”“冬天擋風遮雨,夏天防曬必備”。
雨篷容易增加事故傷亡率
加裝雨篷后,電動車在行駛過程中增加了阻力,容易導(dǎo)致重心不穩(wěn)。一些駕駛?cè)苏J為,只要速度放慢點,就不會有問題,事實真是如此嗎?交警分析指出,加裝雨篷后,電動車的高度、寬度都發(fā)生了變化,遇到拐彎、刮風或路面濕滑時,車身就容易發(fā)生擺動和側(cè)翻,引起交通事故。電動車加了雨篷后,還增加了車與車之間的碰擦事故的發(fā)生率,也是引起交通事故的一個原因。雖然雨篷下方多是透明的,但駕駛?cè)艘暰€仍會受到一定遮擋,而且后方駕駛?cè)说囊暰€也會被遮擋。一旦發(fā)生碰撞或是側(cè)翻,受到雨篷遮擋,駕駛?cè)瞬蝗菀滋嚕菀自黾咏煌ㄊ鹿实膫雎省?/span>
其實,雨篷的交通隱患不是危言聳聽,在國內(nèi)相關(guān)的交通事故并不罕見。尤其雨篷帶有金屬支架,可不是大風一吹摔倒這么簡單。之前在廣東,一名女子騎車摔倒過程中,折斷的支架插進了她的喉嚨;在江西,一名駕駛?cè)吮挥昱窆蝹烁共俊榇耍缬惺忻癖硎静唤ㄗh電動車駕駛?cè)税惭b雨篷。市民小林說,有一次走路,被后方來的電動車雨篷打到了頭,但駕駛?cè)艘稽c也不知道,徑直離開了,而那種像傘一樣的雨篷更嚇人,很容易扎到旁邊的路人,而且高度正好在眼睛、臉頰等部位,她一看到這種雨篷,都會往邊上躲。
交警強化整治見一個拆一個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一條規(guī)定:“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1.5米,寬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車把0.15米,長度前端不得超出車輪,后端不得超出車身0.3米。”上月天氣炎熱,市民騎電動車確實曬得慌,交警部門出于人性化考慮,沒有立即展開大規(guī)模強制拆除雨篷行動,本月開始,發(fā)現(xiàn)一個就要拆一個了。
據(jù)悉,上周以來,交警已督促拆除私自安裝的電動車雨篷4000多個,并對駕駛?cè)诉M行了安全教育。拆下來的雨篷,根據(jù)駕駛?cè)说囊庠福梢詭Щ厝プ孕刑幚恚部梢越唤o民警代為處理。但是,雨篷不能用電動車載回去,而需要另外拿走。從整治情況來看,很多市民能理解和配合執(zhí)法。民警建議,為了交通安全,市民騎電動車時最好選擇穿防曬衣、太陽帽等方式防曬,下雨天穿雨衣最合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