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由街道辦事處2000年以前建造的小區中,
利民路50號院是基礎設施最好的一個。
這次改造,讓這個老家屬院更加規整,
算是錦上添花了!”
10月16日,許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劉軍領一邊領著記者參觀“四改一增”后的利民社區50號院,一邊細數它的歷史和變化。
“這一片地原來是一個亂七八糟的小菜園。”順著劉軍領手指的方向看去,小菜園變成了平整的停車區,小區居民的私家車有序地停在停車位內。
具體改造前后對比:
“以前,這個家屬院住的都是老縣委的退休職工。如今,剩下的老住戶已經不多了。”王全喜是原許昌縣政協的一名退休職工,在這里住了近20年。他告訴記者,利民路50號院建造于1999年,一共3棟樓108戶。由于樓宇間的大樹生長茂盛,遮擋了低層房屋的采光,本來向陽的屋子一年到頭都見不到陽光。這次改造清理了樓宇間的大樹和小菜園,在硬化路面后,規劃了50個停車位和一個小區健身活動場地。居民對此拍手稱快。
“以前,庭院里沒有停車棚。為解決非機動車亂停亂放問題,他們在每棟樓前安裝了多功能停車棚。”業主委員會副主任楊明池說,這些停車棚既美觀又實用,不僅解決了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的難題,而且解決了居民私拉電線充電的難題
利民路50號院是從2018年3月開始改造的,原本計劃12月底前完成,結果在10月初就全部完成。
“這么順利、快速地完成改造,多虧了業主委員會的志愿者!”劉軍領說,改造之前,考慮到要和居民溝通,小區所有居民通過無記名投票,選出了6位代表成立業主委員會。通過業主委員會的志愿者努力宣傳,業主們積極響應“四改一增”,而且提議增加一個庭院安全管理員。這樣一來,整個庭院有兩個門衛,一個負責庭院的安全管理,另一個負責庭院保潔。無論是庭院還是樓道,每天都一塵不染。
![]() |
|